十多年前一个闷热的夏夜,雷军坐在友谊宫喷泉旁边,对绰号老榕的好友王峻涛动情的说,我有个计划,要做中国的亚马逊。
五年后,他没能达成诺言,却成功的把我们的卓越网卖给了誓词打败的对手。
差不多同时,马云贱卖了初恋中国黄页,拿着仅有些10万元去了北京刚成立的国际电商中心,为不谙网络的政府机构收拾线上平台,直到两年后与十八罗汉重返杭州,用50万元创立阿里巴巴。
在深圳的润迅公司,不满足于1100元薪资和免费午餐的马化腾用空闲时间开发了股霸卡,成功赚到生活第一桶金,与同学张志东联手创建腾讯,为17年后的世界贡献了一家5000亿市值的巨无霸。
那是一段开心与不安中裹挟着青春与梦想的光辉岁月。
整个中国有如一部上了发条的机器,从城镇到乡野升腾着没办法抑制的创业激情,大街小巷游荡着身无分文却可能在下一秒成为传奇的人。
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天天都有好几场讲坛,车库咖啡资格最老的职员之一王琛到今天还记得有位70多岁的老人,步履蹒跚的登上午间讲座,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推荐着我们的生活经验。
每当马云、雷军如此的大佬光临,各色人等就从大街两旁蜂拥而出,有如当年刘邦和项羽围观秦始皇出巡,在开心和代入中脑补着我们的财富故事。
那时的大家习惯相互勉励,而不是腹黑算计,倘若某个创业人士在胶囊旅馆里赖到日上三竿,立刻会收到励志的短信:梦想叫你起床了!网络尤如一个没穹顶的丛林,迅速进化出完整的生态链,失败者的残躯归于尘土,滋养着新一辈的白日梦想家,野蛮残酷而又生机盎然。
直到有一天,网络不再是风云际会、大泽龙蛇的江湖。
去年2月,车库为第一台咖啡机办了个退役仪式,六年如1日的告老还乡也送走了那段奔流激荡、热血沸腾的如火年华。
现在的创业圈不再是奇迹工厂了,丛林之中大树参天,枝叶蔽日,叫人想起艾米莉狄更生的小诗:倘若我没见过太阳,我或许会忍受黑暗;可现在,太阳把我的寂寞,照耀得愈加荒凉。
这是个自动站队,资本为王的世界,34岁的茅侃侃终于发现不可以像恋爱那样去工作,也不可以像孙行者逍遥在西天取经的路上。
村上春树写道:世上存在着不可以流泪的悲哀,这种悲哀没办法向人讲解,它永远千篇一律,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。
互联网+年代的创业圈只剩下两类人:一类是华丽亮相的零零后CEO,前有让雷军重压山大,把骆轶航恶心坏了的17岁少年,后有要把马云和马化腾扔进搅拌机的天才少女。
但真的的机会是从网络黄埔军校走出来的那批人,他们在一个成功的团队里经受了各种生活历练,应对过咆哮老板、挖坑同事;骂过友商,哄过顾客;吃过泡面,见过糖衣炮弹;喜欢金庸,熟知苍井空。
他们已经有一个开挂的生活,开了上帝视角,有钱、有工具、有资源、有人脉,有杀气更重的办法论,历程过成功,也了解挫败。
非常重要的,他们不是从零开始。
过去,创业的乐趣非常纯粹,就像《星际迷航》中的航海家六号,遨游宇宙,不断进化,变成无敌的威者,去领会生命的意义。
但今天的世界厌倦了在车库里鼓捣惊世创造,也不时尚在咖啡店里写出改变人类的代码。
流量和资金正在改变游戏规则。
野生创业人士正遭到双重围剿,包围圈的第一层是抱团的前橙会、南极圈、百老汇、毕浪、离易、东京不热、打外围的是偏爱前BAT职员的大佬与朱啸虎那样讨厌六零后的投资人,几乎一上来就是第五次围剿。
以前创业人士操心的是从0到100的问题,靠自虐提着一口真气,只须你弄不死我,我就赢了,但推高深圳和杭州房价的那批人,玩的是怎么样从10万到100万。
付不起沉没本钱的野生玩家,失败已经注定。
现实是万众革新一变而为巨头的内部孵化,不管这类创业人士是来自早期的新浪、网易、盛大、搜狐或360,还是目前的腾讯、阿里和百度。
截止到去年,企鹅单飞会所里出现了多达2万人的创业人士和1000多个项目,前橙会统计的阿里血统公司也有近千家,可谓名符其实的网络黄埔,但即便在这个小圈子里也充满了隐秘的阶层分化。
阿里职员突破14万,15部金庸小说早就不够用了,充满个人色彩的花名让坐落于更能显示身分的工号。
前支付宝职员、有赞开创者白鸦就精辟论断,工号2万未来的校友,麻烦辞职创业的时候别没事老带上阿里,由于你既不懂也不配谈价值观。
在鄙视链的背后,网络黄埔学生军可以分为三种:毛大庆概括了最容易见到的种类。
大家干的事都跟原来最熟知的范围有关系。
创业还是要用常识。
我感觉大家的优势也在于原来的经验积累,你完全从事一个毫无关系的事,我感觉很奇怪。
这类人飞速找到了老东家所不可以覆盖的盲点或细分市场,就期望可以独当一面。
13年前27岁的李治国筹备离开阿里创建口碑,马云的回答是你太年轻了,李治国了解大公司一直先把第一块蛋糕吃到嘴里,再找第二个,第三个,但天天都被梦想叫醒的他不想再等。
幸好老上司也是阿里第一夫人的张瑛拿出了200万资助。
老成持重的吴志祥则给马云写了一份冗长的条陈,建议关注B2B市场,马云意味深长的留中不发,这已经非常给面子了,有人给任正非写万言书,他的反应可是此人如有精神病,建议送医。
结果,同样不愿等的吴志祥创办了同程网。
这类老牙齿脱落的故事证明了一点,马云不在乎自己家里班底里的功名之士们将手里的资源变现,但需要在阿里觉得适合的机会,假如他们想等待,李治国可能早就名正言顺执掌新口碑,吴志祥也坐上飞猪的头把交椅了。
但马云不可以明说,甚至不可以稍假词色,以免那些年龄轻轻、精力充沛的元老功臣把创业投资项目卖给阿里变成一种商业模式,引发恶性循环。
马云就差学着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的周润发那样告诫周杰伦:朕不给,你不可以抢!这个死结现在仍然未解,4年后的李治国再度离开,吴志祥们则一去不回头。
另一类人玩的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,以痛扁老东家为乐。
现在一线品牌网络企业的商品和业务愈加多,对外投资更是连年猛涨,去年腾讯高达113笔,阿里和百度分别也有45笔和39笔,在这个用资金和流量筑起壁垒的战场上,科班出身的黄埔学生军最受青睐,创投圈正变成一种精密的沙龙政治,门当户对且极为高效的进行着利益交换,但并非所有人都热衷此道。
那些在成功体系中混到肯定资历,有资格另起炉灶的人,都面临艰难的选择,是继续做被体系宠溺的张小龙,还是被野生放养的程维或王兴。
马云早年说过:大家是长江里的鳄鱼,eBay是大海里的鲨鱼,反正我也不出去,你要到长江里来跟我打,你一定是打不过我的。
但他低估了卵翼下成长出来的小鳄鱼,蘑菇街的陈琪就用从马云那里学来的战术,剖析淘宝的策略,把旧主当成仇敌,挥刀孪割的,他算一个。
甚至当阿里开价2亿试图招安时,他仍然傲娇的拒绝了。
这非常像职业球员,转会后再打老东家都分外卖力,特里就说过:当你再遇见老东家,你会想要证明他们是傻逼,而他们想要证明你是傻逼。
商场如战场,历来这样。
1930年11月的江西龙冈,林彪用一场伏击取得了首次反围剿的重点胜利,蒋校长唯有苦笑:黄埔四期的捣蛋鬼最多!由于那一期的黄埔实在就是红军高级将领的特训班,除林彪外,尚有刘志丹、曾中生、段德昌、伍中豪、李天柱、张宗逊、萧克、郭化若、倪志亮等20多人。
他们的一同癖好是打校长都特来劲。
比较特殊的一种状况是负担者综合症。
马云期望中国500强里有200位CEO是阿里人,他不是口是心非,阿里高管大都要经过湖畔大学的洗脑强化,但在逼出心理极限这点上,并不一直成功。
乔布斯有个说法:A级人才不怕挑战,你甚至可以不需要考虑他们的自尊心。
这话在中国非常有市场,但工作能力和抗压能力一直都是两回事。
最早发现这点的居然是脾气暴躁的周鸿祎,他说过:不少人你骂他骂得狠,只能把他给骂蔫了,还有些人你挑战太厉害了,他就恨上你了。
真的!这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,叫做负担者综合症。
简单来讲,就是一些人在一个成功团队中被老板骂到怀疑生活,扭曲了潜意识的自我认知,将自己视为滥竽充数的存在,没办法完成内化,从而成了心理上的旁观者。
传统的中国文化从不为这种情绪提供宣泄方法。
相当一部分人默认这是老板的天分权力,迷信赵孟能贵之,赵孟亦能贱之,鼓励你知耻而后勇,甚至唾面自干,期望荣辱沉浮,磨平棱角,阿世取容。
另一些人意识到这种心理绝症,是可以通过击败老东家无药自愈的。
就像宫斗中笑到最后的甄嬛,与《虎啸龙吟》里被压缩后反弹的司马懿。
当年曹操的万世基业没被自命正统的蜀汉推倒,也没被地方豪强孙吴掀翻,反倒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摆布了城狐社鼠的曹氏子孙。
不少人看电影喜欢反转的大结局,由于里面总有不起眼的小人物成了BOSS,有机会对原来的老大说一句:汝妻女,吾养之。
永远不要低估创业雄心,当年美苏都拿原子弹吓唬中国,老人家只不过气定神闲、从容不迫:你打你的原子弹,我打我的手榴弹,跟着你,最后打败你。